返回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先鋒榜樣

胡紅琴:16年的“硬核浪漫”!

發布時間:2025-5-9 10:23:00  閱讀數:3333

質量工程師胡紅琴,從煤山基地普通質檢員起步,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幹,如今還是“傳幫帶”的青年導師。16年來,她堅守崗位,以實際行動將“質量就是生命”刻進生產環節,通過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舉措,全麵推進質量管理體係提升。

精益求精的“細節控”

胡紅琴做事冷靜果斷,從不拖泥帶水。她始終堅守“質量是產品生命線,多‘較真’,客戶才安心”的工作準則。

去年盛夏,基地庫存爆滿,交貨期限迫在眉睫。胡紅琴急匆匆走進技質負責人的辦公室,焦急匯報:“莊總,這批產品數量大,性能測試耗時長,出庫時間太緊了!”

“客戶第一,趕緊拿出可行方案。”莊總思索。

“技術質量是出庫前的第一道關卡,每個環節都得按標準嚴格執行。”在公司質量專題管理會上,胡紅琴拿出詳細檢測報告,提出分級處理方案。不同舉措既能守住質量底線,又能最大程度減少損失。

胡紅琴冷靜幹練、作風紮實,總能在堅持原則和解決問題間找到平衡。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銳,深度參與品控,為質量管理提升構築堅實防線。

穿針引線的“溝通者”

作為質量工程師,胡紅琴深知溝通的重要性。在她看來,溝通並非扯皮,而是尋找最優解。

“小劉,最近售後反饋怎麽樣?”

“正想找你呢,我把客戶反饋情況整理好了。”小劉抱著文件匆匆走進來。

“胡工,這些要排查嗎?”

胡紅琴點點頭,思考著:“馬上安排,我們一起解決。”

在改進項目中,胡紅琴積極發揮溝通協調的作用。與生產端溝通時,她以詳實的質檢報告為依據,精準把控生產進度與成本,高標準保障高品質。與市場端溝通時,她主動對接售後反饋,第一時間提出可行性的改進方案。

通過加強溝通,逐漸碰撞出創新的火花,胡紅琴將質量管控模式從“被動應對”轉變為“主動預防”,相關案例納入《通博TBET鉛酸電池工藝標準》,成為集團質量管控的經典範本。

春風化雨的“引路人”

“胡師傅的筆記本比教科書還管用!”翻開胡紅琴珍藏16年的工作日誌,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她與質量標準的“對話”。

車間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,她帶著新職工培訓學習,將多年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。新人小張清晰記得,胡紅琴親手畫的工藝流程圖,手把手帶他們模擬巡檢的場景。

培訓時,胡紅琴拿著《巡檢記錄表》,耐心地向新職工們分析巡檢的意義:“每次巡檢,都可能成為係統改進的突破口。”

下班後,她常帶著好學的年輕人,一走就是兩小時。碰到一個知識點,她就用筆標注要點,這種“場景化教學”方式,培養出一批批優秀質檢人才,正如她所說:“質量不是一個人的戰鬥,而是一群人的信仰。”

十六載光陰荏苒,胡紅琴以匠人之心為尺,以責任擔當為秤,在生產一線書寫著質量守護者的動人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