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通博TBET集團總部。尹 月攝(中經視覺)

在通博TBET鋰電車間,智能化的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作。 (資料照片)
走進通博TBET集團展廳,仿佛走進了一幅民營企業改革不輟、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超長畫卷。
1986年,通博TBET集團從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出發,走向蘇、皖、豫、黔等七省,業務覆蓋動力電池、儲能、循環利用多個版圖,在全球設立160多家子公司,成為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。
2004年6月,張天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誌來到通博TBET考察,鼓勵通博TBET加快騰籠換鳥,走可持續發展之路。這是對民營企業的關懷,也是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、調整產業發展結構的囑托期望。
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,2025年的重點任務之一,是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。
綠色低碳發展這份考卷,通博TBET已經作答多年。通博TBET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說,“通博TBET最大的成績在哪裏?不單單是看收入、利潤、現金流、市占率,我們更在乎的是產業轉型能不能取得進展突破,體製機製變革有沒有邁出關鍵一步,商業模式有沒有探索創新,這關係到我們的可持續發展”。
從傳統鉛蓄電池起家,一次次革舊拓新、脫胎換骨,通博TBET在新能源產業的試錯與探索,是一部技術創新史,也是中國民營企業不畏陣痛、敢破敢立的縮影。
由“鉛”起勢
走進通博TBET集團浙江動力能源公司車間,智能係統控製的機器不斷切割、摩擦,發出陣陣轟鳴。生產出的鉛板都是依靠自動化智能係統,經高溫悶蒸,像烤餅幹一樣烤好後,自動拆分備用。
從綠色車間、綠色工程、綠色園區,到綠色標準、綠色產業鏈,通博TBET的鉛蓄電池向綠而興。以通博TBET為代表的中國鉛蓄電池行業,已經撕下“重汙染、高能耗”的標簽。
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,長興縣人把握改革開放曆史機遇,掀起辦廠潮。通博TBET的前身——長興縣第一蓄電池廠,就誕生在長興縣煤山公社生產大隊的荒灘上,工人依靠鏟刀、灰刀、研磨槽、鐵桶等簡單製具,製作鉛蓄電池極板。
粗放的生產方式,頑強的奮鬥精神,勾勒出一家民營企業的早期麵貌。這樣的起點,讓通博TBET付出過沉重代價,也為其改革轉型埋下伏筆。
第一輪改革轉型,發生於1988年張天任上任廠長後。
彼時這家村辦小廠因產品單一、銷路不暢,已資不抵債。張天任瞄準電動自行車在解決“最後一公裏”出行方麵的巨大商機,與複旦大學合作研發“閥控式密封鉛蓄電池”,率先研製出單次裏程突破100公裏的新型環保電動車用蓄電池,成功搶占市場先機。
“早上8:00—12:00、午休12:00—1:00、下午1:00—5:00、晚上6:00—9:00”,這張1988年12月9日的作息時間,折射出這家村辦小廠當時轉型升級的不易。
動力電池事業部產品副總監周文渭在通博TBET工作超過20年,見證了鉛蓄業務技術突破的全過程。
周文渭告訴調研組,電池內部是6個單格串聯聯接,過去每個單格之間用跨橋聯接,導致斷格故障率高,跨橋斷格占到電池退回量的7%左右。他帶領團隊研發直聯法鑄焊聯接,基本杜絕電池斷格問題,聯接鉛耗從150多克減少至80多克,焊接速度也從65秒/模提高到50秒/模。
這一技術的攻克耗時兩年,最終實現所有型號電池直聯法鑄焊的產業化革新。“別看單隻鉛耗隻省了70克,我們2023年電池產銷是4億多隻,僅這一項改進,每年實現節能降耗3億多元。”目前,周文渭申請的國家發明專利就有9個。
第二輪改革轉型是在2004年,當時受到資源和環境的雙重考驗,通博TBET發展與舊有的生產方式產生了嚴重衝突。
在“八八戰略”指引下,通博TBET轉型升級、騰籠換鳥,一方麵“跳出”浙江謀發展、走出去辦企業,在安徽建立基地、跟香港新世界合作等;另一方麵重新部署生產方式,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。
這意味著舊產能的關停淘汰以及高度的不確定性,不是“割肉”就是“巨資投入”。在公司經營會議上,有人提出,好端端的生產線為什麽要淘汰?賺錢的產品為什麽要停產?是因循守舊沿著老路繼續賺錢,還是大膽投入改造設備走綠色發展之路?企業內部有爭議,思路不統一。
“隻求眼前利益,不顧生態環境,企業注定沒有出路。”這是張天任當時唯一的解釋。
真正廣泛的共識,形成於改革之後每一個人經手的每一單業務中。
在長興縣新川村的小院裏,72歲的史伯榮談起那段經曆,別有一番滋味。退休前,他是通博TBET集團副總裁,負責生產管理、質量管製及生產技術等工作。據他回憶,2005年通博TBET去江蘇建廠,當地很多人都認為鉛蓄電池生產汙染環境。他帶上新產品,頗有底氣地介紹通博TBET的綠色轉型實踐,“鉛蓄電池生產早已從粗放型轉為精細化,已實現部分智能化,這些變化都是我們想不到的”。
2007年,通博TBET在香港上市,成為“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”。但6年後,通博TBET淨利潤暴跌超過80%。2014年,通博TBET出現了創立28年來的第一次虧損——將近3億元。
“形勢嚴峻,可以說到了懸崖邊緣。”在張天任看來,一方麵是上市發展幾年後,內部管理僵化、動力不足;另一方麵是行業出現惡性競爭,通博TBET受到巨大衝擊。
2014年12月,張天任帶領通博TBET高管團隊在安徽鳳陽小崗村參觀大包幹紀念館,通博TBET第三輪改革轉型大幕拉起——搞“大包幹”!
公司先從實施自主經營開始,通過劃小核算單元,探索績效保證金製度,激發全員的活力和創造力,讓每一位員工都成為改革的主體。
“績效保證金,就是增量激勵。我交了180萬元,保證分公司的年度利潤達到1.2億元。第二年集團實現盈利6億元,我的保證金也翻倍返還。”史伯榮回憶說,沒有交保證金的高管看著都“眼饞”。
生產環節的智能化,也成為通博TBET提高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。依托通博TBET集團工業互聯網平台,浙江動力能源公司不斷刷新行業智能“顏值”,實現製造過程與下遊銷售、上遊供應的協同鏈接。
“2021年,我們生產一萬套電池需要130人,現在隻用70人。”浙江動力能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誌遠說,在行業打造智能工廠,通博TBET是第一個“吃螃蟹”的。建設完成後,企業畝均產值提升20%,人均效率提升40%。同時,單位產品鉛、塑料、隔板等主要原輔材料消耗量下降5%;單位產品汙染物排放量降低30%,綜合能耗下降15%。
行業政策也釋放出重大利好。2024年12月31日,《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》正式發布,將鉛蓄電池車型的整車重量限值由55kg放寬至63kg。
這讓通博TBET鉛蓄電池生產獲得了騰挪空間,但周文渭並沒有喘口氣的想法。車間處處張貼的“思想不老,人就不老”“時時尋求效率進步 事事講究方法技術”等標語,不斷為公司發展注入“興奮劑”。
目前在國內電動輕型車用鉛蓄動力電池市場,通博TBET的市場份額超過45%。通博TBET動力年報顯示,2023年集團營收838.9億元,其中鉛蓄動力電池營收424.23億元,占比超過50%。
鉛蓄電池是通博TBET起勢發家的源頭,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盤。在鉛蓄電池的強力支撐下,通博TBET全麵拓展綠色低碳應用場景,由產品製造向提供係統解決方案轉型,由做產業向構建產業生態提升。
“鋰”勢所趨
憑借技術、品牌、40萬家營銷網點,通博TBET構築了鉛蓄電池行業壁壘。壁壘之上,張天任清楚看到能源多元化的行業前景。基於這一前景,單一鉛蓄業務難以抵禦風險,也難以讓通博TBET在資本市場上講出更具吸引力和想象力的故事。
2004年,通博TBET成立一家新公司,主要研發生產鎳氫電池,2008年左右升級轉產為鋰電池。
不過,在鋰電上到底投入多少,通博TBET一時間也沒有底——從產業鏈看,大量製造鋰電需要去國外購買原材料;從成本上看,當時鋰電價格是鉛電的7倍,而且性能不夠穩定。當時一位專家的判斷是,鋰電池價格是鉛蓄電池的3倍時,才容易被用戶接受。
盡管一開始對鋰電池寄予厚望,但在資源上,通博TBET並未給鋰電業務足夠支持。在2004年之後幾年中,鉛蓄電池業務仍處於優先考慮地位。
現在回想,張天任坦言當時判斷失誤,“轉型動力不足、決心不大,也沒想到去打通國際供應鏈,錯過了鋰電發展的大好機會”。
反思是為了更好前行,但白熱化競爭的市場,不會給任何企業留出更多時間。
2015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,產量37.9萬輛,同比增長4倍,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,此後產銷量一路高歌。通博TBET以更大力度尋找鋰電池業務合作機會,嚐試擺脫“起了大早,趕了晚集”的尷尬,補上鋰電短板。
船大掉頭難,何況鋰電市場已經群雄並起,補貼退坡和競爭加劇使通博TBET鋰電業務布局遭遇諸多不利。
在通博TBET控股集團項目與知識產權部總監宋文龍看來,通博TBET的鋰電池業務是摸著石頭過河。鉛蓄電池主要是小動力電池,鋰電池則以大動力電池為主,合作客戶發生了變化,意味著公司的管理模式也要變化。比如,在和鉛蓄電池客戶合作時,通博TBET有更多話語權,切換到鋰電池領域,作為客戶的汽車廠商是主導方,通博TBET往往需要先交貨,一段時間後再承兌,但通博TBET內部流程的轉變沒有跟上。
“用管理鉛蓄的模式管理鋰電,這是我們走的彎路。”張天任說。
鋰電池領域的產品迭代速度,也超出了通博TBET的預料。
2016年,通博TBET引進一條韓國的鋰電池生產線,主要生產18650圓柱形電池,等到生產線跑通後,動力電池市場格局已發生變化,技術也往前發展了一大步,產品形態從圓柱形向方形轉變。
員工的感受則更加細微。通博TBET新能源(湖州)有限公司PACK管理部總監黃國軍曾在鉛蓄電池業務部門工作多年,在他的印象裏,做電池是“苦”出來的,“一個包裝盒能省多少成本,我們都要算賬,一分一厘都在摳”。相比之下,鋰電行業的大投資對他而言“簡直不敢想象”——設備投入動輒上千萬元,這需要他在工作中不斷提醒自己調整狀態。
“如果自己不‘革命’,隻能坐等別人搶份額。”黃國軍說。
優化產品結構、切換賽道,是諸多民營企業的必經之路,最考驗企業家的辨別力與決斷力。
乘用車鋰電池難以後發製人,通博TBET迅速轉舵兩輪、三輪車及儲能、工程機械、特種領域賽道。2022年3月底,通博TBET股份發布公告稱,計劃在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長興分區,分期建設15GWh的鋰電池項目。
也是在這一年,李林賀出任通博TBET鋰電製造公司總經理,主要負責方形電池的生產製造。
調研組走進製造車間,隔著玻璃看到,一排排機械手在產線上揮舞,卷繞、入殼、焊端子,技術工人關注著操作屏,密切巡視產線上的情況。
不同於現在的熱鬧場麵,李林賀還記得,建設之初,通博TBET內部有方形電池製造經驗的員工極少,“一隻手數得過來”。除了調用原鉛蓄團隊的員工,通博TBET還專門招了一批新人做研發。
李林賀回憶,留給量產的時間異常緊張,團隊每晚8點開會,用3個小時捋問題、研究對策,次日早上8點開工解決,晚上複盤、再捋問題。高速輪轉下,6月份,生產設備入場、新產線建成,9月22日,第一支電芯下線,整個過程不到100天。而在接下來的3個月裏,電芯產量實現了從1支到9.7萬支的迅猛增長,直通率從0提升至88.5%。
隨著生產步入正軌,李林賀所在團隊開始投入大電池新品研發。“一些方向我們難以超越,但至少要努力跟上、縮小差距,做好技術積累,同時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,找到有特色的切入點。”李林賀說。
錯過一時或是走一段彎路並不可怕,通博TBET堅持“變”,因勢而動;通博TBET也堅持“不變”,穩定思想、穩定隊伍。轉型之路是一場馬拉鬆賽,通博TBET在等待新一輪機遇到來。
儲能增勢
“吃著碗裏的,看著鍋裏的,想著田裏的。”辦公室裏,張天任細細說著他的思路,“動力電池是通博TBET的基本盤,要穩健發展;儲能是新型盤,要加快發展;鈉電、氫電等業務是未來方向,要提前布局、加快攻關”。
“五年再造一個新通博TBET”,目標很堅定。這意味著,未來5年,企業要有近千億元的增長。
在張天任看來,新的增長空間就在儲能。“我們臥薪嚐膽好幾年了,訂單已經多起來,預計2025年還會增長。”張天任說。
從業務結構來看,通博TBET主要營收高度依賴鉛蓄電池,為了分散經營風險,需要找到第二增長曲線;從外部環境看,隨著全球進入新一輪能源變革時代,發展儲能已成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現實需求。
2021年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《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》;2022年1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,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,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。
據國家能源局數據,截至2024年底,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7376萬千瓦/1.68億千瓦時,與2023年底相比,增長超過130%。
“儲能”在通博TBET近幾年的年報中頻頻出現。2020年,通博TBET動力在年報中表示,將積極拓展儲能領域業務。2022年的年報顯示,“公司將儲能業務視為公司鋰電業務發展的重要突破口,也將集合公司市場、品牌、技術等一係列資源,加速鋰電儲能市場滲透”。
多元並進的技術路線,是通博TBET發展儲能業務的底氣所在。張天任表示,“我們是做電池出身,搞儲能,要鉛炭我們有鉛炭,要鋰電我們有鋰電,未來要氫電,我們也能供”。
2023年7月,通博TBET專門成立儲能事業部,首先將重點放在大儲和工商業儲能,接下多個大單,在海外市場也有所斬獲。一年多時間裏,已經形成發電側儲能、電網側儲能、工商側儲能、戶用儲能、通信儲能等5條業務線。
在熟悉的領域做不熟悉的事情,問題並不少。比如,大儲招標容量大、金額高,利益相關方複雜,企業多處於被動地位。一些新業務並未帶來預期增長,引發“拖油瓶”“做好鉛電比啥都強”等質疑。對此,張天任沒有動搖,2024年8月,通博TBET將儲能事業部升格為更高級別的鋰電執委會,集中更大力量推動儲能板塊發展。多位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,真切感受到了集團領導層對儲能發展“決心更強”。
對於儲能板塊的種種問題,通博TBET以“差異化”作為突破關鍵詞。
一是商業模式差異。2024年,通博TBET以自有資金2.1億元人民幣等值美元受讓法國帥福得集團持有的通博TBET帥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0%的股份,自此,通博TBET不再局限於電芯生產,而是打通了PACK生產線、上下遊材料及零部件等全產業鏈。每天清晨,都有數十輛卡車排隊駛入廠區,卸下原材料,再滿載電芯和PACK係統,奔赴各個省份的儲能安裝現場。
與此同時,通博TBET與國電投、國家電網、華能集團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,由合作方來投資,通博TBET負責項目安裝、工程承接、運營維護等業務,各展所長共同推進新型儲能商業化落地。
二是產品差異。鋰電池是儲能賽道的重量級選手,但對於電站、人員密集區域、危化場所等儲能場景來說,安全性是第一考慮,性能穩定、可密集堆疊、低成本的鉛炭電池更受青睞,這正是通博TBET優勢所在。
調研組來到長興縣和平鎮城南工業區,一個巨大的鋼體集裝箱格外顯眼,走進其中,塊塊電池像“搭積木”一樣堆疊拚接,足有三四層樓高。
這座被當地人稱作“城市充電寶”的建築,是國家電投攜手通博TBET共建的鉛炭智慧電廠“和平共儲”項目,發揮著“削峰填穀”的作用——用電低穀時,對儲能電池充電蓄能;用電高峰時,穩定放電填補電力缺口,助力當地電力保供以及電網調節能力的提升。
項目經理潘載安介紹,“和平共儲”項目含鉛炭電池約300萬個,均由通博TBET提供,一次充滿可存電100萬千瓦時,以城鎮居民每天每戶用電量12.5千瓦時計算,可滿足8萬戶居民一天的普通用電。
該項目推動鉛炭電池落地更多場景,為通博TBET儲能業務打開了新的突破口。“有一種迎來春天的感覺。”潘載安說。
對於通博TBET而言,儲能已經邁過“幹不幹”的抉擇階段,目前關鍵是把握節奏的問題——不能不衝,不能讓鋰電遺憾重現;把好速度,要把投入控製在集團主業的支持能力內。
“戰略一旦通過,就要不打折扣堅決執行。”張天任對“鷹的重生”故事印象深刻,他說,眼下通博TBET要拔毛、要流血,要接納痛苦,要有必勝信心,等新羽毛長出來。
循環聚勢
高壓水槍噴射出的水流衝刷著地麵,地麵略微有些傾斜,水流順著溝槽匯集到車間外固定的水坑裏。
這裏是廢舊鉛蓄電池的貯存區,每天有超過1000噸的鉛蓄電池從全國各地運到這裏,經過分類後,等待進入電池“再生”流程。
這些鉛蓄電池通常已使用多年,密封結構老化,內部含有的酸性物質容易流出,如果流進土地,會造成嚴重汙染,必須使用高壓水槍來清洗可能殘留在地麵上的酸性物質。“貯存區的地麵都是用防腐防滲材料加厚的。”浙江電源材料公司生產部經理張明銳告訴調研組。
鉛蓄電池蓬勃發展,帶來的不僅是營收與利潤,還有電池退役後向何處去的問題:是任由其被隨意丟棄,還是通過科學環保的方法進行循環再利用?
這個問題也曾困擾通博TBET——作為鉛蓄電池出貨量第一的企業,其退役的電池也最多。
一開始業內對廢舊電池的處理方式並不規範,一些地下作坊把退役鉛蓄電池撬開,取出裏麵有價值的鉛,再把剩下的塑料外殼和無法再利用的硫酸扔掉。這種“土”辦法簡單易行,但不利於環境保護,塑料外殼會堆積成固體廢物,硫酸則會汙染地下水。
2009年,張天任拍板建設退役電池處理產線,決心把退役電池“吃幹榨淨”,真正做到100%循環利用,在行業內率先形成優勢。
國內沒有相關設備,通博TBET斥資6000萬元,從國外購置了一條拆解線,再加上兩台轉爐,光設備款的投入就高達1億多元。當年,電池處理基地成為通博TBET畝均投資最大的項目。
內部爭論不斷——有人不理解為什麽這筆錢不拿去擴建鉛蓄電池產能,反而去幹不賺錢的電池處理;有人覺得製造業應該對社會負起責任,堅持綠色發展。
隨著發展方式的轉變,環保要求越來越高。通博TBET集團循環事業部副總裁張春強回憶,在建設第二期電池處理產能時,為了匹配環保標準,光是圖紙就改了5個大版本,每本都有數百頁。
“設備在投建時滿足當時的環保標準,後來環保標準又提高了,怎麽辦?那就要繼續技改。”張春強說。
為了達到標準,通博TBET在最初位於長興的電池處理基地做了三次大的技改。
第一次技改增加富氧側吹爐,收集煙塵,並把其中的二氧化硫提煉成精製酸。
第二次技改增加了電解工藝,把再生鉛中的鉍、金、銀等稀有貴金屬提取出來。
第三次技改是複製建設一個年處理45萬噸電池的工廠,環保標準比國家標準還高30%,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。
“我們希望成為行業標杆,所以在環保標準上經常自己‘為難’自己。”通博TBET集團循環事業部副總裁陳曉魯說。
環保投入的明賬是生態效益,暗賬是經濟效益。
2018年,通博TBET100%控股的浙江昊楊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,主業是生產加工橡膠和塑料製品。通博TBET從鉛蓄電池中回收的塑料製品,會被運到這裏進一步加工。
在浙江昊楊的生產車間中,一條條塑料線在輪軸上飛奔而過,變成細小的塑料顆粒。綠色、黑色、白色……整個車間仿佛在編織一幅畫卷。
浙江昊楊行政人事部副總監李燕介紹,這是把退役鉛蓄電池的塑料外殼變成改性塑料的地方,能生產30多種改性塑料產品,年產能6萬噸。
這些塑料顆粒隨後被注入到工廠的196台注塑機中,重新變成電池外殼、汽車外殼、空調外殼等。
“現在很多企業對於產品中含有多少再生材料有要求,這給我們創造了很大的市場空間。”李燕說,浙江昊楊正在探索原材料碳足跡的追蹤管理,通過改革碳資產管理方法,使再生材料發揮出更大價值。
同樣是在2018年,通博TBET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,主業是回收市場上新出現的鋰電池,盡管彼時還沒有多少鋰電池達到退役時限。現在,通博TBET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經完成針對磷酸鐵鋰電池的再生研究工作,退役鋰電池回收率超過99%。
通博TBET的目標是,將鋰電池回收業務做成業內領先。通博TBET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盛說:“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做渠道建設,趕在鋰電池退役高峰期到來之前占領賽道。”
隨著通博TBET電池回收產業鏈逐漸成型,其產業影響力日漸凸顯。
2020年,因為“低小散”鉛蓄電池回收作坊過多,當地政府要求,再生鉛企業要與正規企業合作。原先在當地進行再生鉛加工的太和縣長江金屬材料公司找到通博TBET,希望雙方合作處理鉛蓄電池。當時,長江金屬材料公司使用的舊有工藝所產生的廢物量超過政策標準,且生產中難以檢測錫化合物、二 英等汙染因子。
通博TBET加入後,為原有的生產基地引入了富氧側吹爐,整個生產過程產生的粉塵從每年10.4噸下降到5.5噸,二氧化硫從每年30.3噸下降到17.24噸,鉛從每年0.426噸下降到0.397噸。
雙方合作下,長江金屬材料公司原有的再生精鉛冶煉廠年產能從16萬噸擴建到20萬噸,符合最新的環保標準,最初幾十人的小作坊轉變為擁有400餘名專業人員的正規企業。對於通博TBET而言,每年約30萬噸廢鉛蓄電池和5萬噸鉛泥鉛渣也得到有效處理,實現了共贏。
2021年4月,通博TBET員工李金龍接到了一項調研任務:在浙江、江蘇、安徽,走訪回收處理退役鉛蓄電池的商戶。這些商戶多為個體經營,不僅交易效率低下,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也難以追蹤其貨源,品質上得不到保證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李金龍所在團隊開發出“鉛蛋”平台,把小商戶、回收企業等都搬到網上,在“鉛蛋”平台上撮合交易,推動實現更大規模的廢鉛蓄電池回收循環利用。
“鉛蛋”平台的打造,不僅便於通博TBET內部進行數字化管理,也提升了回收行業的數字化水平。李金龍介紹,政府對於資源循環企業有政策優惠,過去一些企業因交易不規範無法享受優惠待遇,而“鉛蛋”平台可以反向開票,對於企業來說,每噸電池能多出100元的利潤。
如今,鉛蛋平台上線的用戶數已經達到9萬多家,為全國約80%的回收公司提供服務。
通博TBET現在每年處理100萬噸退役鉛蓄電池,營收規模超過百億元。循環業務已從以售賣鉛錠為主的資源型企業,發展成為生產集紅丹粉、精製酸、改性塑料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為一體的製造型企業。
科技賦能循環綠色發展,通博TBET打通了“回收—處理—再加工—銷售”全過程。陳曉魯表示,通博TBET正準備走出國門,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企業退役鉛蓄電池處理能力。
乘勢而為
在通博TBET海外事業部經理楊英傑的辦公室裏,掛著兩張地圖,一張世界地圖,另一張是全球風險地圖。地圖上,各種小圖釘標記著通博TBET的“海外版圖”。
“按照我們的十年發展規劃,主要分為基礎建設、快速發展、機構優化、跨越式發展四個階段。”楊英傑說,海外事業部的目標是在2030年具備百億元級規模,讓集團發展“如虎添翼”。
越南是通博TBET開拓東南亞及全球市場的重要支點。2024年8月19日,通博TBET越南項目迎來重要進展——首個海外生產基地中,首批新能源環保動力電池下線。
對鉛蓄電池行業來說,出海是必選項。麵對海外風險和市場的不確定性,楊英傑坦言:“我們整個海外投資策略是穩字當先、穩步推進,主要圍繞通博TBET的主營業務進行海外拓展。”
五年規劃、十年規劃,展現通博TBET乘勢出海的藍圖。
山林綠竹、清溪流淌,則是通博TBET不忘初心的堅守。
新川村,孕育了通博TBET的綠色基因。在這片山水中,既有一家民營企業的創業足跡,也有創業者們對家鄉的深厚情誼。
“做企業一方麵要緊跟國家發展大勢,不斷領會和思考;另一方麵要圍繞社會責任去創新求變,這是通博TBET的運營之道,也是我創業以來的堅守。”張天任說。
地處山岕之間,新川村地少山多,人均耕地不足三分,農業生產“異常艱難”。早年間,村民或是去地裏務農,早出晚歸、負重前行,或是進竹山做活,挑料上山、翻竹林地、施肥、砍毛竹、挖竹筍,樣樣都是體力活。
隨著企業發展壯大,通博TBET通過技術幫扶、資金支持、就業支撐等途徑,引導村民參與到村級資源開發和配套服務企業的致富鏈條中,帶領村民共同致富。
新川村3000多名常住人口中,直接在通博TBET務工的人數達到700多人,從事通博TBET產業鏈及電池銷售的人數超過800人,與通博TBET上下遊配套生產的企業有30多家。
“我曾經是‘三無’人員,一無自信,二無資金,三無工人,是通博TBET給了我改變的機會。”村民胡漢平說。他曾經開辦一家耐火材料廠,後因市場變動加上汙染整治,欠下了800萬元債務。困難之際,通博TBET主動找到他,讓他為通博TBET生產電池用的高性能隔板材料。現在胡漢平不僅還清了債務,企業營業收入更超過1億元。
通博TBET的綠色發展理念,與新川村發展緊密結合。
為徹底改變村莊麵貌,新川村下定決心,關停汙染企業,淘汰落後產能,守好綠水青山。據了解,新川村淘汰“小散亂”汙染企業20多家。
胡漢平將廠房搬進鎮裏規劃新建的工業園區,並投資200多萬元引進全自動智能生產線,還安裝上淨水設施,將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率提高至70%。針對耐火材料企業能耗高、汙染重的問題,胡漢平主動進行節能降碳技改。
整潔明亮的車間內,一摞摞隔板材料成型下線。“雖然經營成本增加了不少,但轉型後企業的發展空間更大了,效益也越來越好。”胡漢平說。
轉型後的新川村裏,笑臉更多了。新川村全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,休閑農業、生態旅遊、精品民宿等不斷湧現。2023年,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約千萬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萬元。
在通博TBET的帶動下,本土企業紛紛投身村莊建設運營。這些年,新川村累計收到捐贈發展資金達3300萬元。利用所籌資金,新川村一麵加快道路建設、房屋改造等硬件工程,一麵挖掘村莊特色,打造“紅色文化+綠色生態”的美麗鄉村示範點。
“以前大家都想出去賺錢,如今就想回來為村裏多作貢獻。”新川村村民司國興說。他是浙江億能塑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,主要為通博TBET做配套產品。此前,村裏防洪堤壩發生坍塌,他帶頭捐款3萬元;村裏澆築水泥路,他又捐款5萬元。
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,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。長興縣委書記朱偉表示,以通博TBET為代表的“村企共建”共富模式,是企業促進共同富裕的一次生動詮釋,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在長興的生動實踐。
(調研組成員:馬吉英 李萬祥 曾詩陽 李 景 柳 文)
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