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配車間是沭陽公司品種最多、工序最為繁雜的生產單元,主要以分鑄焊、組裝和鑄焊自動化生產為主,員工們奮戰在弧光閃耀處,焊渣飛濺中有他們的智慧與汗水,憑借在精益管理方麵的不凡表現,多次獲得政府嘉獎。今天,一起來看看這個勇於擔當、不懼困難、敢於衝鋒的“工人先鋒號”是怎樣煉成的。
學習型車間有“妙招”
“大家早上好,今天我們會議的主題是半年度會議精神傳達,大家結合崗位特性談談學習體會……”早上7點,伴隨著陳虎成清晰洪亮的開場白,台下職工齊刷刷地拿起小本本和筆,圍坐成一圈,聚精會神地傾聽,汲取新知識的“精華”,大夥集思廣益,從提質增效、技改創新、節能降耗等生產方向展開熱烈討論,真正做到了“紅紅臉”、“出出汗”,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。

圖為裝配車間,前排由左至右第四位仲利民
車間班組長陳虎成坦言,“通過組織早會,工作任務、工作質量、工作效率“三不打折”原則牢牢紮根於每個人的心中,也體現在各崗位的細節當中。”
青年員工劉雷說,“通過早會的對標學習,大家取長補短,更新優化舉措,可以更好地直麵自身不足,優工藝求創新發掘自身潛能。”
為打造“學習型”團隊,車間每天利用20分鍾的時間早會,結合生產實際開展學習交流,在車間內形成了“比、學、趕、超”的良好氛圍,增強職工的業務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,在築牢“安全第一、質量第一”生產方針的同時,進一步推動了通博TBET高質量發展。
左膀右臂苦鑽“絕技”
在焊花飛濺, 弧光閃爍的車間裏,大夥時常會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——循著叮叮咣咣的敲打聲,總會發現有人一身工裝汗流浹背地半蹲在地上,一手拿麵罩,一手持焊鉗,全神貫注下眉宇間緊擰成“川”字,他就是焊工兄弟們稱為“90後多麵手”的利民哥。

除了鑄焊,利民哥還有一項“絕活”,那就是聽著機器的運轉聲就能判別設備有沒有出故障,這項技能來源於365天不間斷的“巡檢”。裝配車間是生產多種型號電動車電池的大車間,日產上萬隻電池。身為車間主任,利民哥必須對各工段崗位特性了如指掌,為此他總會細心地製定各項設備檢修計劃,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,關鍵時刻卻能起到“定海神針”的作用。
強將手下無弱兵。去年初,各基地拉足產能,他帶領團隊對鑄焊機及鑄焊模具進行技改創新。經過1個月的刻苦鑽研,終於在7月份取得突破性進展,將原有的20AH模具一模出二隻改為一模出三隻電池,在產能及效率方麵整整提升了1/3,鑄焊產量也“蹭”地提上來了,創造的經濟效益僅電費一年就可節省上百萬元。除此之外,利民哥多項提質增效的技改創新在各地廣泛推行。他刻苦攻關、愛崗敬業的精神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今年,利民哥還獲得“愛崗敬業好青年”榮譽稱號。
“用好心態做好每一個細節,並且持之以恒。”這是利民哥對“工匠精神”的理解。他還說,裝配車間就像工廠設備的“醫療隊”,是能否保障生產車間正常運轉的關鍵環節。設備體積大,零部件多,生產任務廣,隻有活學活用,才會發揮它的最大功能。
標準化建設有“寶典”
裝配車間精益求精,不斷探索優化生產作業新模式,優化資源配置,抓實班組、現場、崗位等標準化管理,嚴把執行質量標準關,同時製定一係列檢驗細節及注意事項的規章製度,切實把各項管理落到實處,進一步提高了員工的凝聚力、戰鬥力,塑造出一支技術硬、業務強、水平高的員工隊伍,保障了設備高效率運轉、生產平穩有序運行。今年五一前夕,裝配車間獲得縣“工人先鋒號”榮譽稱號。

這就是我們的“工人先鋒號”,這就是我們的出彩通博TBET人!
沭陽公司裝配車間組建至今10餘年,形成了完善的車間質量管理體係。裝配車間真抓實幹,職工隊伍主人翁責任意識強,是一個具有較強團隊協作精神的先進集體,打造出先進性、示範性的標杆,為通博TBET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。